【共同社華盛頓4月12日電】日美兩國政府同意在國際探月“阿爾忒彌斯計劃”中安排兩名日籍宇航員登月。預計其中首名宇航員將在2028年以後登月。對於為開發探月車和提供技術做出貢獻的日本,美國以登月船票為回報。針對在太空開發方面奮起直追的中國,美國加強抗衡姿態,可以看出將亞洲盟友置於歐洲之前的地緣政治考量。

▽不同

  阿波羅計劃在1969~1972年間將12名美國人送上月球,阿爾忒彌斯計劃力圖在50多年後讓人類重返月球。按計劃,美國宇航員將在2026年9月登月,建造繞月基地、月表居住點和發電設備等以實現長期駐留。在本世紀三十年代將積累經驗,在2040年前後實現載人火星探測。

  不同於冷戰時期美國與蘇聯爭先的阿波羅計劃,此次還重視多樣性、國際合作與民企參與。

  日本人登月原來設想是在豐田汽車等開發的月球探測車“Lunar Cruiser”投入使用的三十年代。不過,能在車內脫下宇航服活動住宿、飛躍性地擴大行動範圍的優勢受到美國的重視。由於美方的期待超過預想,日方就日本人登月時間的提前與其展開談判。成果體現在去年12月美國副總統哈里斯的重要發言中。考慮到日本人,她表示“希望本世紀二十年代也讓外籍宇航員實現登月”。

▽戰略

  美中的競爭關係也對日本形成利好。中國從本世紀第一個十年開始向月球發射無人探測器,也成功實現了全球首次對月球背面的探測。今後目標在2030年前後實現載人登月,與阿爾忒彌斯計劃分庭抗禮。中國正在推進與俄羅斯和巴基斯坦等國一同在月球南極建造研究基地的構想,似乎在探測預定地點上也將與阿爾忒彌斯陣營展開競爭。

  美國之所以把日本人登月時間提前,“這與近在中國眼前的同盟國地位也有關係。”談判相關人士指出,“日美如果能在二十年代先於中國一同實現登月,就能創造並非軍事挑釁的象徵性圖景。翻過去一頁的話,那裡隱藏著安全保障上的戰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