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3月17日電】日韓首腦舉行會談,降至冰點的兩國關係開始轉向“破冰”。在橫亙於兩國之間的原被征勞工問題上就解決措施達成一致,日韓由此迅速接近。其背後原因在於威脅到安全保障的國際局勢和與日韓分別結盟的美國。不過,原被征勞工問題不可否認也存在急於政治解決的一面,日韓雙方均面臨歷史問題再度被引燃的風險。

  “值此櫻花開放、正式迎來春天的日子,共同開啟日韓關係新篇章的機會已經到來,我感到非常高興。”16日傍晚在官邸,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一上來就主動與韓國總統尹錫悅握手,露出柔和的神情。尹錫悅也回應稱“韓日迎來新的啟程”,並一起強調這是擺脫冬天的“新起點”。與去年6月首次面對面的日美韓首腦會談時的僵硬表情形成對照。

  劇本早已寫就。圍繞原被征勞工問題的日韓外交部門間的磋商制定了一系列流程,讓安保和經濟問題也同時推進。首先由韓國政府在6日公佈原被征勞工問題的解決措施,日本迅速予以“肯定”。韓國在3天後公佈尹錫悅訪日的消息。實際上在6日的時候,尹錫悅在日本下榻的酒店就已經定下。外交消息人士就目的稱,這是“為了擺脫對立,一下子改變局面”。

  岸田在2015年作為外相,經過努力實現了慰安婦問題日韓共識,但後來實際上作廢。鑑於這樣的苦痛經歷,岸田“此前對韓國並不太信任”(身邊人士語)。此次是在謹慎看清動向後才做出的決斷。

  韓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等經濟指標已逼近日本,韓國流行音樂和電影等大眾文化在國際上也享有盛譽。韓方強烈希望克服殖民統治的歷史,建立對等的日韓關係。韓國政府就關係正常化自信地表示:“這是與已提升的國力相匹配的、顧大局的判斷。”

  但是,原被征勞工問題的不安因素並未消除。對於由韓國的財團代替日企支付賠償,韓國國內出現批評意見,有市民團體指出此舉“犧牲了受害者和歷史”。訴訟的部分原告已拒絕接受政府的解決措施。據韓國民調機構稱,有59%的人反對解決措施,可見氣氛嚴峻。

  另一方面的日本,岸田和外相林芳正6日表示“全面繼承”寫明對殖民統治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日韓共同宣言》等,但並未說出“道歉”。欣喜於取得“外交上完全勝利”的自民黨保守派議員,意識當中並未將視線投向一直謀求道歉的原被征勞工。圍繞歷史問題,日韓的隔閡不淺。(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