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3月16日電】日本大阪大學的生殖遺傳學教授林克彥15日透露,通過來自雄性老鼠的誘導多能幹細胞(iPS細胞)成功製成卵子,並使該卵子與其他老鼠的精子受精後誕下幼崽。這是全世界首次用哺乳類雄性iPS細胞製成卵子。研究成果在本月上旬英國召開的基因組編輯相關國際會議上公佈。
林克彥表示:“可能會有助於男性之間以及患有性染色體異常的特納氏綜合征的女性的生育治療。”不過據稱尚無用人類iPS細胞製成卵子的先例,與老鼠相比研究需要更多時間。
人類與老鼠決定性別的染色體有X和Y兩種,雄性為“XY”,雌性為“XX”。林克彥等人注意到雄性的Y染色體會隨著時間推移而消失的現象。用成年雄鼠的細胞製成iPS細胞,培育後提取Y染色體消失的細胞,再通過特殊化合物處理後製成有兩個X染色體的細胞。
進一步使細胞變為卵子,並與其他雄鼠的精子受精,受精卵移植進雌鼠的子宮內。共試驗了630個受精卵,誕下7隻幼崽。幼鼠正常發育長大,並擁有生殖能力。
據悉,此次的研究也可能有助於弄清染色體存在異常的唐氏綜合征病理。林克彥等人向英國科學雜誌《自然》投稿論文,其他專家等正在對內容進行詳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