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3月16日電】日本警察廳16日發佈2022年全國警方查處的網絡犯罪案件(終值)數據,較上年增加160起,達到12369起、創新高。其中向企業及團體索要贖金的電腦病毒“勒索病毒”受害案件在37個都道府縣共有230起,激增57.5%。網上的可疑訪問也創新高,達到日均7707.9起。
勒索病毒的受害對象一半為中小企業,其發生與業務規模無關,很多是通過新冠疫情下普及的遠程辦公的設備侵入。
從行業來看,製造業以75起居首,之後為服務業49起、醫療福利行業20起。在查明犯罪手法的182起中,有119起為竊取數據後勒索解密用的贖金、若遭拒絕則威脅將公開信息的“雙重恐嚇”。
針對受害企業的問卷調查顯示,關於感染途徑,在102份有效回答中,VPN(虛擬專用網絡)設備有63起,從遠端操控電腦的功能“遠程桌面”有19起,可疑郵件有9起。
有效回答中,修復所花時間不到1個月的佔半數,也有企業回答稱2個月以上。修復費用方面,“1000萬日元以上~不到5000萬日元(約合人民幣52萬元~260萬元)”佔比最高。
此外,在網上檢測到的網絡攻擊等可疑訪問也逐年增加,2018年有2752.8起,而2022年增至2.8倍。訪問者幾乎都在海外,原因可能是聯網家電的普及和攻擊手段的升級。
在查處的12369起案件中,詐騙有3304起,違反《禁止針對兒童的買春和色情法》有1560起,違反《禁止非法侵入計算機法》有522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