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社5月12日電】美國總統拜登放棄到現場出席七國集團首腦會議(G7廣島峰會)的可能性浮出水面。這是由於美國政府上調債務上限的磋商遭遇困境。如果拜登不來日本,那麼讓G7首腦齊聚核爆地廣島表達實現“無核武世界”決心這一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構想將化為泡影。G7的團結也可能降溫,日本政府備受煎熬。
▽藍圖
“尚未接到美國政府的任何通知。不便回答假設性提問。”日本官房長官松野博一11日召開記者會,被問及峰會主角之一的拜登若以線上方式參加將帶來何種影響時,採取了迴避的態度。
岸田把核裁軍與核不擴散作為畢生事業。在擔任外相的2016年,G7外長會議在其家鄉廣島召開,他與各國外長一同造訪了核爆慰靈碑和資料館。
之後鑑於進攻烏克蘭的俄羅斯發出核恫嚇以及中國強化核戰力,全球核裁軍潮流大幅倒退。
此次峰會第一天的19日,正在協調G7首腦一同造訪核爆慰靈碑和資料館。若能實現將是史上首次,岸田滿懷信心地表示“將使之成為扭轉國際形勢的機會”。
▽同聲同氣
美國總統是否出席某次國際會議,一直以來都是衡量這個超級大國對會議舉辦地區關注程度的指標。
1995年時任美國總統克林頓缺席了在日本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當時的原因是美國國會圍繞預算的對立加劇,但不少成員國的看法則是“美國對亞洲外交的態度存在不確定性”。
美國前總統特朗普不喜歡多邊外交,屢次缺席東亞峰會,招致東盟各國的不信任。
此次廣島峰會的主題不僅是針對烏克蘭局勢,還要著眼於加強海洋活動的中國確認團結。法國和德國被指出於對經濟關係的期待,而在對華政策方面與日本和美國保持距離。
拜登即便不來日本,預計也將在線出席而非缺席。但為了同聲同氣,通過討論和進餐感受相同的空氣很重要。日本政府相關人士表示:“拜登來到桌前的意義很大。”
▽認可
關於為加強對中國和朝鮮的威懾力而盡力改善的對韓關係,岸田也仍留有擔憂。
岸田7日急訪韓國,在總統尹錫悅3月訪日之後,實現了日韓首腦互訪“穿梭外交”的重啟。日韓關係的此番改善背後存在著美國的強烈要求。
廣島峰會邀請尹錫悅參加,打算通過日美韓三國首腦會談獲得拜登對關係改善的認可。日韓外交消息人士期待稱,“希望(拜登)為了使日韓雙方的努力最大程度發揮作用而訪日”。(完)